受洗於 Carollton Chinese Church
在我的見證中, 我大概要說的包含幾個內容:
1我個人與上帝之接觸及關係
2 由這些經歷中我的感受及成長
3 感恩的心
我個人與上帝之接觸及關係
我與上帝的接觸最早是大約在我9歲左右, 我和弟弟星期天就會去教會做禮拜,這大概是我對上帝最早有的記憶, 當然, 在沒有記憶中, 其實我在尚未出生就和上帝有接觸, 我出生在一個基督教的醫院, 這是我媽告訴我的。 9歲時教會給我的記憶是一個快樂好玩的地方,除了崇拜時間外, 常有意想不到好玩的遊戲, 然而, 這些都是小時候的記憶, 並沒有太多的感受。
禱告
我的中學, 大學, 碩士時期, 也許我有參加過一些教會的聖誕晚會,但那些印像都不很深刻, 一直到我念博士班的時候,我有兩次與上帝接觸, 我真正的向上帝禱告, 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因為那是我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
第一次是在我參加博士班資格考的時候, 這是我第二次考試, 在我念的學校規定所有博士班學生必須在兩次博士班資格考試後通過三科, 否則就必須退學. 當時退學對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實際上, 當時蘭香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 我若被退學還真不知道要到哪去, 回台灣? 找別的學校? 其實, 我不敢想像, 只有拼命讀書, 所以我大概記得當時我禱告的內容, 內容大概是這樣, "上帝我不知道你存不存在, 若你確實存在, 請協助我通過這次資格考試, 我若能順利通過, 我將永遠相信你。"後來我當然順利通過了考試, 而我禱告中的承諾,也不太在意了。
第二次我的禱告在我太太蘭香第二次懷孕的第九週,這次的過程我可以說歷歷在目, 一點都無法忘記。
經過了幾年, 其中我畢業了, 回台灣教書, 一切都很順利完滿, 這段時間,似乎又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教會活動, 直到我媽媽開始信教, 媽媽信教對我影響很大, 這過程中我經歷了媽媽中風, 受洗, 戀愛, 結婚, 以及她種種的改變。 我從排斥, 到不排斥, 由懷疑到相信, 到體會從相信中得到的喜悅。 這中間過程仍有一些小插曲, 記得多年前教會有一個姊妹, 打了個電話到我家, 很客氣的說希望到我家談談, 當然我很排斥的拒絕了, 後來又有許多人希望和我談談, 我開始用一貫的口吻告訴他們, 我覺得我時間未到, 請別浪費你我的時間, 也不要改我太多壓力, 我希望慢慢感受。
這幾年來, 我太太在多次參加教會之家庭聚會中, 深深感受到這個團體的溫馨。,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一位姊妹介紹了一本書”氣質,是最好的名牌”, 作者是施以諾,我買了覺得相當棒的書, 於是我買了所有有關他所寫的書, 慢慢地把那些書都看完了, 我覺得我受益許多, 因此, 我與我媽媽分享, 她也很喜歡,我把這些書帶到美國與我家人分享. 將來我還要與我的學生分享。我覺得這些書讓我對上帝更加認識, 更加有信心,也讓我知道如何交託給上帝, 讓我從中獲得平安及喜樂。
信心, 交託, 盡人事聽天命
我在台灣的日子, 我常描素像打仗一樣, 雜事多的不得了, 也許是我的能力差的關係, 當壓力來了總是覺得不舒服。. 然而, 讀了那些書以後,我體會對上帝的信心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施以諾在他的書中竟有一個專門給基督徒的壓力方程式
壓力 = (所遭遇困難的大小) ÷ (對上帝信心的大小)
多好用呀! 基督徒又多麼幸運呀!
由禱告中, 我也學會了如何將繁雜的事交託給上帝, 這個交託不是一種推委的交託, 而是一種以積極的態度, 盡我們的能力去執行, 去做, 而上帝要帶我們走到哪, 就交託給祂了。 我體會了不再做無用的擔憂, 而感受到交託給上帝的喜樂. 這好比是中國說的一句話 ‘盡人事聽天命’, 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 唯一不同的是用一種對上帝的信心, 取代未知的天命。.
上帝做工 感恩的心
當我決定要受洗之後, 我會興奮的告訴我的朋友, 家人, 甚至我的學生, 其中有一個朋友聽到我要受洗, 告訴我一句話”你的教會一定有許多人曾經幫你禱告”,我當時聽了覺得很驚訝, 我一直覺得是自己學習體會出來的, 這次寒假我回到教會,我把我朋友告訴我的話轉告給當時希望到我家拜訪的姊妹, 順便對她說聲對不起,當時回應她可能有些不禮貌. 他回答我說,”教會中是有許多人為我們禱告, 然而, 最重要的是,上帝對你開始做工了! 感謝主‘, 因此, 當我在寫這見證時, 我更深刻的體會上帝對我做工, 更深信上帝正帶領我到走向祂為我準備的道路. 我感謝我的太太, 媽媽, 我的孩子Jonathan及Catherine, 我的兄弟以及Coppell家庭小組的每一個成員及教會牧師及弟兄姊妹們,最重要我感謝上帝為我準備這一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