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雅2:14~26;
CCC;11/18/2007;Rev. Paul Wang
引言
關於信心與行為的問題,是一個千百年來爭論不休的問題。甚至連馬丁路德也不明白,他幾乎要將雅各書視為「非典」,就是非正典的經書。我在這個問題上也掙扎了多年。有時候弟兄姊妹題問時,連我也滿意問題的答案。那麼問題到底出在那兒呢?
我看其實最關鍵的就是如何面對行為與信心的關係。如果我們將行為與信心對立起來,甚至分庭抗禮,那麼就將陷入一場永無休止的爭論中,並找不出答案,也沒有意義。
但是如果我們將行為當作生命來看,就會豁然開朗起來。我們分兩方面來講,我們先來看第一點:
信心是活出來的生命
請大家在讀一遍雅2:14:「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生命(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麼。」
有什麼不同嗎?我們將行為換成生命,可能連馬丁路德也不會有意見了。但是,我這樣解釋,是否有聖經依據呢?我又憑什麼說行為是生命?是否信心是種子呢?我們看耶穌在路17:6中怎麼講:「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裡、他也必聽從你們。」
既然信心是種子,與之相對應的行為就必須是生命!比如說,當一個人信了耶穌,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會說他的生命改變了。請問我們憑什麼這麼說?難道不是憑他們的行為嗎?但我們卻不會說,他們的行為改變了。為什麼?因為方向搞錯了!
第一個方向:是從行為出發,往信心走。就好比是一顆長成的大樹往種子方向走,能走回去嗎?一個人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還能回去嗎?約翰福音三章一至十五節的尼哥底母也問耶穌同樣的問題:他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麼。(約3:4)」尼哥底母也是同樣,只是看見行為的軀殼,而看不見從上帝那兒來的重生的種子,就是信心。我們呢?是否看見從神而來的信心呢?
這就是我說的第二個方向:就是當我們信了耶穌基督之後,就好比是上帝在我們裏面放下一個種子,如耶穌所說的芥菜種一樣,雖然小,卻有力量,可以移山倒海。為什麼?因為它有生命!有怎樣的生命?有權柄的生命、有神兒女的生命、有耶穌基督的生命!怎麼知道呢?我們看兩節經文:一個是在約翰福音一章十二節:「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就是我們從信耶穌的那一刻開始,就有了一個作神兒女權柄。知道嗎?當信心的種子在我們心中種下之後,我們就有了與信心相對應的生命。我們看另一節經文,是在約翰一書5:12,「人有了 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 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
雅各非常了解這其中的區別。他是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向他顯現時他才信的主,他深知這信與不信之間的區別。他可能自己過去對人是沒有什麼感覺的,那怕有弟兄姊妹是貧窮的,甚至是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雅各可能是無動於衷的。其實不一定是雅各,乃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會像兩千年前的人樣,當我們遇見有困難的人經過我們的時候,就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罷、願你們穿得暖喫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雅2:16)」。聖經藉著雅各的口對我們每一個人說:「這有什麼益處呢?」感恩節、聖誕節即將來臨,想想看,神有沒有放在我們生命裏有需要的人,使我們不是單單將生命停在表面,乃是活出來!不活出來,或者是活不出來又怎樣呢?雅各說:「這樣、信心若沒有生命(行為)就是死的(雅2:17)。」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知道你是一個有信心的人嗎?怎麼知道呢?如果以前不知道,今天以後就要知道了。因為神藉著今天這堂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是信心呢?絕對不是單單掛在嘴邊上的說是相信,卻還沒有信!乃是一個因信而活出來的生命!否則,我們的生命就會枯竭以至死亡,因為:
生命是因信心而成活
我們信了耶穌基督以後比較容易陷入一些無謂的爭論裏去。本來信心與行為是一個生命體的完整過程,但兩千年前的人就將屬靈生命硬是拆開來爭辯,以至我們丟棄了上好的福份而去揀垃圾。我們來看看當時的人是怎樣彼此爭辯的。我們看雅2:18,「必有人說、你有信心、我有行為.你將你沒有行為的信心指給我看、我便藉著我的行為、將我的信心指給你看。」以前我讀這節經文的時候,會為其中的爭論作一個判斷,看看誰對誰錯。但保羅在腓2:14中說:「凡所行的、都不要發怨言、起爭論。」所以這類的爭辯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因為既然你有信心,又何必去在乎別人的行為呢?若是你見到有人沒有行為,你又怎麼知道他成長的階段呢?如果我的信心是需要我用自己的行為來證明,那還是生命嗎?你知道生命成長的特點嗎?「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林前3:6)。」什麼意思呢?就是屬靈生命的成長是掌握在神的手裏,而不是人手中的澆灌、或是栽種。可能我們以為我們在旁邊爭論一下、議論一番,是在替人澆灌,或是栽種。但殊不知到頭來可能是拆毀,可能等你放手時卻又見到人成長了。可能我們會覺得很委屈,明明我跟神的關係還不錯,我的靈修也挺好,服事也不賴!更重要的是我信神!按理說我該得神的悅納了吧?!
親愛的弟兄姊妹,知道嗎?信心之路不是一個人走的!我們走信心之路的人是如同一臺戲,有許多的觀眾,包括撒旦!雅各提醒我們:「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錯.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2:19)。」原來即使在信心上我們也沒有誇口的餘地,因為撒旦在此等著我們呢!難怪保羅說要誇就誇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否則雅各就會說我們是虛浮的人,就是有沒有生命(行為)的信心(雅2:20)。
我們一同來看雅各引用亞伯拉罕獻以撒時,說他是因行為稱義(21節),然後說信心與行為是並行,兩者缺一不可(22節)。好!等到雅各要下結論時,23節:「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我猜想雅各本人可能真的有些偏重行為的重要性,但在這裡我們彷彿看見聖靈的參與。他在21節的確說了是以行為稱義,但一旦提到是應驗經上所說的話,聖靈那無形而權能的手就掌管萬有了!、『亞伯拉罕信 神、這就算為他的義。』而沒有說:亞伯拉罕獻以撒、這就算為他的義。』。因為獻以撒是他信神的生命表現。
這一點對我們今天的信徒也是有很大的提醒:如果神要我們效法亞伯拉罕,也是獻以撒,我們會怎麼辦呢?我們能不能說:我不一定要獻以撒呀,我可以自作主張,為神預備一隻羊。反正你耶和華最後不也同樣是預備了一隻羊嗎?無論如何,我們每個人可能總有一樣東西是不願意給神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不能給神的是什麼呢?是金錢嗎?是時間嗎?是自尊嗎?是驕傲嗎?還是唯我獨尊的老我呢?試問:若是代替以撒的那隻羊是由亞伯拉罕或是他的僕人所預備的,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很明顯,至少有一件事情要改變,就是「耶和華以勒」要變成「亞伯拉罕以勒」了。23節中的「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也要去掉!為什麼?因為他根本不信神!這不得了啦!連上一句也要拿掉了!可能會越拿越多,最後,整本聖經就將所剩無幾了!
這就是屬靈生命中的信心:信心沒有了,生命就不見了!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如果我們將信心與行為看成是屬靈生命的一個整體,並且方向只能是從信心開始,藉著行為來成長我們的生命,那麼,就不難看見我們信心裏的生命。
我們一同禱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