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7日星期日

《從憂心到交心》

經文:創35:15-18; 49:27; 申33:12;
Rev.Paul Wang, CCC, 9/16/2007

引言

「從憂心到交心」。今天我們要講以色列的第十二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就是便雅憫。如果我們用一個字來描述便雅憫的一生,可能最確切的是個「憂」字。因為他的出生,帶來母親的死亡。母親臨死前甚至稱他為「便俄尼」,就是「憂患之子」的意思。試問那一位母親願意稱自己的兒子為憂患之子呢?我們先來看第一點:

憂患中的掙扎

便雅憫為何被稱為是「憂患之子」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拉結的難產嗎?也許拉結真的會那麼想,但我們今天的人是帶著神啟示的眼光來看拉結,結果就大相逕庭了。透過對經文的研究,我發現其實拉結本身就活在憂患的掙扎中。

拉結就是在罪中掙扎中。此話怎講呢?大家還記得雅各出逃拉班家,被半路截住的原因嗎?除了拉班真的想看看女兒與外孫,可能真正最重要的原因是拉結偷走的,藏在馬背座位下的神像。於是,帶著大隊人馬來搜查。結果當然什麼也沒有找到。雅各是等人物?那會有那麼容易擺平?他雖然詭詐,卻從不拜偶像,心中透亮。所以說出來的話也帶著能力:「至 於 你 的 神 像 、 你 在 誰 那 裡 搜 出 來 、 就 不容 誰 存 活 . 當 著 我 們 的 眾 弟 兄 你 認 一 認 、 在 我 這 裡 有 甚 麼 東 西 是 你 的 、 就 拿 去 。 原 來 雅 各 不知 道 拉 結 偷 了 那 些 神 像 。(創 31:32)」

雅各是不知道,但拉結知道。當一個人犯了罪,盡管別人不知道,但自己卻知道「罪的工價乃是死」的時候,他就處於憂患的掙扎中了。上週四中天新聞:有一個人叫陳金木,是個殺人犯,38年前從台南監獄越獄逃跑,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結果終於忍不住出來要求社會給他一個身份,還要全民健保。這位陳金木的38年來就一直活在憂患的掙扎中。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可能今天用的名字和昨天不一樣,已經用了數不清的名字。但自己是殺人犯的真實姓名卻揮之不去,一直佔據在自己的腦海中,使他受盡憂患之苦。拉結也是這樣,她偷父親神像的身份也一直揮之不去!奇怪:怎麼偷了東西還得了個身份?什麼身份?當然是賊的身份。從此,拉結心裡清楚,她除了是一個母親、妻子、妹妹、女兒外,她還是個小偷,因為她偷了爸爸拜偶像用的神像。又一個奇怪:她偷神像幹什麼?聖經沒有講,我也不好猜。但她冒著生命危險偷來的東西,如果她不以此為寶貴,那是於常理說不過去的。

所以,我姑且大膽地猜她也是拿來拜偶像,而且是悄悄地拜。可能她大白天跟著雅各去教堂,晚上卻偷偷摸摸地跑到地下室裏拜偶像。她美麗的臉蛋欺瞞了雅各幾十年。所以她除了小偷的身份,還多了個拜偶像的身份。因著這個身份,使她終於喪失了生命。只是因為神的憐憫,讓她臨死前還結出了一個生命的果子:就是便雅憫。不是起名叫便俄尼嗎?但屬神的雅各不喜歡叫自己的孩子是「憂患之子」,於是給他改名叫便雅憫,就是「右手之子」的意思。雅各的這一改,就使得本來應該一生都活在憂慮陰影中的便雅憫,生命開始有了轉機。我們看第二點:

憂慮中的轉機

雅各临终前给他的预言是:"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早晨吃他所掠夺的,晚上分他所掳获的(创世记 49:27)。

我們從雅各的祝福辭中看到一件事情,就是在雅各眼中的小兒子,是一隻狼。用狼來形容人的其實也是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大家還記得曹雪芹在紅樓夢裏有一句詩:「子係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我想無論是什麼文化,其實都在表達一種人類的共性,就是我們的罪。雅各用了三個動詞來形容小兒子本性,就是撕掠、掠奪、及擄獲,其實雅各只是說,便雅憫是個殘忍的人。在父親的祝福裏出現這樣的字是很奇怪的。但從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與人在憂慮中要出現轉機來看,就不難明白了。

便雅憫是最小的兒子。往往是最小的,就意味著什麼?就是最被父母寵愛的意思。便雅憫恰恰是最被雅各寵愛的孩子。其實我們來觀察一個小孩子的秉性,除了他們的可愛之外,更多的可能是他們的任性。而小孩子的任性到達極點,就是殘忍。小孩子餓了,父母要給他們吃,渴了,要給他們喝,困了,要陪他們睡,哭了,要逗他們樂。反過來看,小孩子從來不會考慮到父母也有饑渴困乏的需要,更無人記念半夜哺乳的辛勞。特別是便雅憫,從小到大是被寵壞了。還記得約瑟在埃及與眾兄弟們相遇時,給便雅憫的食物是其他兄長的五倍。

除了他們是同胞兄弟的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習慣。約瑟完全是按照過往在家時的習慣做事。其他的兄長感到詫異:他怎麼會知道我們兄弟間的習慣。但便雅憫本人卻連說聲謝的能力也都沒有了。請留意,那時後,便雅憫已經是個成人了。就是說,我們可能是成年人的年齡,卻過著小孩子的生活。雅各可能到老、到臨死前才發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惜在自己臨終前的祝福中指出小兒子便雅憫殘忍的劣根性。正因為是這樣,便雅憫的生命是雜亂無章、沒有方向節制的,也就更加談不上有什麼計畫了。所以他會「早晨吃他所掠夺的,晚上分他所掳获的」。

好,那麼轉機何在呢?我試想一下,在便雅憫的生命中放進成熟與節制,那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也是一樣,需要離開小孩子的幼稚與殘忍,就是開始走向靈命成熟的第一步了。方中姊妹正在主日學教「靈命造就」。其中談到劉富理牧師給的什麼是靈命成熟的標準,就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對人對事的反應,包括我們的態度與脾氣。

親愛的弟兄姊妹,,成孰之路也是成聖之路。往往是一路走來,伴隨著一路眼淚與憂傷。但好在我們的神是在我們憂傷中賜下安慰的神。我們看第三點:

憂傷中的安慰

摩西的祝福是:「论便雅悯说,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在耶和华旁边安然居住;耶和华必终日遮蔽他,也住在他两肩之中。(申命记33:12) 」

讀了摩西的祝福辭,我的內心倍感安慰!為什麼?因為神藉著讓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四百年,將整個便雅憫支派的生命都改變了。

原來,便雅憫是隻撕掠的狼,而今,便雅憫人已成為耶和华所亲爱的。

過去,便雅憫是靠掠奪、擄獲來維持早晚的生活。現在,他已經可以在耶和华旁边安然居住。
以前,便雅憫是靠雅各來保護他,來防止哥哥們的傷害。如今,耶和华必终日遮蔽他。更加寶貴的是,神應許住在他两肩之中,也就是他的心裡。也只有當神住在我們心裡的時候,我們憂傷痛悔的心才得滿足。

結語

你知道神為什麼會住在便雅憫心裏嗎?就是因為他從過去的憂心中走了出來。走到哪兒去了呢?走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向神交心。這也是我們在憂心中的出路:將身心獻上,當作活祭,心意更新而變化,神就賜下應許,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兩肩之中,就是我們的心中。

我們一同禱告……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