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7日星期日

《離開幼稚》(Stay away from childish)


經文:創37:1~10;
3/25/07; CCC, Rev. Wang

引言

上週我去別的教會講道,寧牧師已經開始了約瑟的講章。我今天會開始進入約瑟生命的每一個細節,慢慢揭開神藏在約瑟生命裏的奧秘。按照計畫,我會連續七堂講約瑟:

1. Stay away from childish.離開幼稚
2. Hold on to pureness.持守純真
3. Get into wisdom.進入智慧
4. Hold on to dear life.持守不放
5. Endure the hardship忍辱負重
6. Keeping hope in the hard time.苦中有望
7. Be chosen by God.為神重用


今天,我會從三方面來講《離開幼稚》,就是:告密的後果、彩衣的牽動、夢幻的破滅。我們先來看第一點:


告密的後果

37:1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父親寄居的地。2雅各的記略如下:約瑟十七歲與他哥哥們一同牧羊。他是個童子,與他父親的妾辟拉、悉帕的兒子們常在一處。約瑟將他哥哥們的惡行報給他們的父親。

俗話說:「寧犯天條,勿犯眾憎」。就是說,寧可犯法,也不可得罪眾人,特別是不能惹動眾人的憎惡。為什麼?因為往往是法不壓眾,況且告密又是一件不討人喜歡的事情。對不對?

約瑟是雅各的寵妻拉結所生的寵兒,他可能因為父親的專寵,變得恃寵而驕、盲目公義。為什麼說他是盲目公義呢?因為他眼中視父親的喜好及道德標準為他自己生命裏唯一的公義標準。至於哥哥們的感受、痛苦、掙扎、及成長中所面對的不公平,卻是他無法體會的。

在約瑟的眼裏,他的哥哥們就是壞人,彷彿哥哥們生命存在的目的,就是讓他來表現公義的。在這時的約瑟生命裏,我們好像看不見有對哥哥們的愛、體諒或理解。我們不仿想像一下,什麼時候你身邊的人對你只有公義的審判,而沒有憐憫的理解與關愛,你會怎樣呢?可能會連同包括你自己在內所認同的公義也拋之腦後而置之不理。為什麼呢?因為你裏面有神的形像與樣式,對不對?

當我們生命裏的愛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就會向公義挑戰;同樣,若我們的公義需求沒有被滿足時,可能也會逃離愛。

約瑟年齡十七不算小,但他卻要替父親雅各的千斤擔子分擔800斤!可能嗎?這既是我們作長輩們的誤區,也是年輕人的誤解:以為只要我們所行是為了父母,剩下的問題父母一定能夠解決,其實不然。

我們從小到大都是生活在這樣的誤區裏,常常是不知所措。計得我上七年級的時候,學校老師非常疼愛我,常常在班上「重用我」。讓我擔任一個「告密者」的角色,就是每天用一個小本子記錄同學們的劣跡,比如,誰上課不專心啦;講話啦;搞小動作啦等。結果到最後我自己也失去平衡了,上課也不聽老師講課,而去聽同學們有沒有講話了。結果是人際關係一踏糊塗。我想當時的同學們對我是恨之入骨,若有機會可能也會賣到埃及作奴隸了!

從約瑟告密這件事,我們看見什麼功課呢?我們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雅各作為父親,本不應該偏心。他經歷了人生的許多歷練,應該站在一個更高的讓兒女得益處的角度來為兒女們著想。如果他不用掌控,或貪圖方便省事的心態來教養兒女,也許他就不會用約瑟來做家庭情報局的局長。同時,應該將告密的後果告訴約瑟。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的年齡、背景、情形都不太一樣,但卻面對同一本聖經,如果我們在過去教養兒女時沒有按照聖經的原則,可能已經,或者現在正在,甚至今後必要承擔後果,那麼今天你聽了聖經裏的故事,對你有什麼啟發呢?你還會對兒女用偏心的方式來滿足你的私欲嗎?你還會用貪圖方便的閒懶,或掌控的心態來讓大孩子管小孩子,或者用小孩子來監視大孩子嗎?
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 22:6)。我們一同來到神的面前自問:到底是什麼在牽動我們那顆教養兒女的心?是從神那兒來的愛嗎?還是僅僅是滿足自己願望的愛?是無私捨己的動機呢,還是雅各給約瑟的那件彩衣呢?我們看第二點:

彩衣的牽動

37:3以色列原來愛約瑟過於愛他的眾子,因為約瑟是他年老生的;他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可能更接近原文中的意思是新譯本:「以色列愛約瑟過於愛其他的兒子,因為約瑟是他年老時生的。他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色長衣。」

彩衣已經是不得了的事情了,還要是彩色的長衣。迦南地的氣候有點兒像西藏,白天暖,夜間涼。長衣就是指外套,可能到成年以後才有一件像樣點的外套。以色列人如果賭博輸了外套,到晚間必要歸還。現在約瑟才17歲,未成年就得到一件外套,而且是一件彩色的外套。我想哥哥們當時還穿著滿普通的外套。或者我想雅各的兩個妾辟拉、悉帕生的四個兒子,穿的外套還帶著補丁呢,甚至可能連外套都沒有!

聖經很清楚地說,雅各愛約瑟,是因為他的偏心、偏愛、及偏袒。這三偏必然造成他的偏頭痛!37:4「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愛約瑟過於愛他們,就恨約瑟,不與他說和睦的話。」原來父親的偏愛所帶來的後果是兄弟之間的情仇愛恨!這是雅各所始料未及的事情。怎麼知道呢?因為哥哥們不再與約瑟說和睦的話。

這可能也是我們今天作父母的,用來檢測自己是否偏心的一條標準:就是看家裡的孩子們是否常常說和睦的話。如果是出現不和睦,可能就要檢查是否曾經為你家裏的約瑟送過彩衣。或者你根本沒有任何行動,但別忘了,我們作父母的言談舉止,就足以告訴我們的兒女,我們的心是在何方了。比如說,提起女兒來,就很起勁地誇讚如何了得;但提起兒子來,就說音樂恩賜不足等等。

甚至我們的偏心會影響我們的朋友。有一次我們去參加一位朋友的晚宴,心想他那麼疼愛女兒,就隨手買了一件衣服送他的女兒。一進門,我們就將禮物送給他,他一看只有女兒的,就輕聲說,今天暫時不要打開,免得兒子感到偏心。這件事對我來說,可以說是終身難忘。也影響了我的父母觀。

回頭想想約瑟,也覺得他的童年滿淒苦的,好像他不斷地要抓住哥哥們對他的注意。一方面,他要在父親的偏愛中找尋避難所,另一方面,他又要在哥哥們不和睦的言語中製造各式各樣怪異的事情,期望引起哥哥們看得起他,出去玩的時候帶上他。但是,現實是讓約瑟感到悲傷、難過,好像是一個一個的夢幻在破滅。我們看第三點:


夢幻的破滅

37:5約瑟做了一夢,告訴他哥哥們,他們就越發恨他。為什麼要恨他?恨他什麼?是恨他這這人呢?還是恨他所作的夢?我們都知道這個夢是神所賜的,而且後來是夢想成真。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的呢?明明是神的工作在屬神的人身上彰顯,卻惹來殺身之禍呢?我們嘗試這樣想:在神的夢臨到約瑟之前,罪已經在雅各、約瑟生命裏污染了器皿的生命!所以耶穌教我們禱告時說:「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神的旨意在地上不像在天上。原因就是因為人的罪而受到各式各樣的攔阻。親愛的弟兄姊妹,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屬靈原則:就是當我們要服事神時,必要先對付我們自己的罪。否則,好事也會變壞事,美夢也會成泡影。

約瑟的盲點很大,哥哥一聽說他有一個夢,他們就越發恨他。但約瑟仍然堅持要將夢告訴哥哥們:37:6約瑟對他們說:"請聽我所做的夢:

7我們在田裡捆禾稼,我的捆起來站著,你們的捆來圍著我的捆下拜。"約瑟的靈性很高、理性很強,但他的情商卻低得可憐。引來他的哥哥們回答說:"難道你真要作我們的王嗎?難道你真要管轄我們嗎?"他們就因為他的夢和他的話,越發恨他(37:8)。更加過份的是,約瑟好像全然看不見、聽不見,也不知道哥哥們的感受,變本加厲地告訴哥哥們,他又做了一個夢:「看哪!我又做了一夢,夢見太陽、月亮與十一個星向我下拜。(37:9)」試問這時還有誰會信呢?連平日對約瑟寵愛有加的雅各也開始對他失望了。雅各甚至也隨同哥哥們斥責他:「你做的這是甚麼夢!難道我和你母親、你弟兄果然要來俯伏在地,向你下拜嗎?(37:10)」

聖經藉著約瑟的生命讓我們看見一個從神而來的美夢是怎樣破滅的。你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姊妹,若約瑟告密的後果不足以讓我們成熟,那麼約瑟因彩衣而牽動的美夢破滅,難道不能讓我們離開幼稚的地步嗎?

我們一同禱告……

没有评论: